日前,记者走进临海镇二垛社区的田间,新农夫臧必亮俯身拨开一丛麦苗,指尖测量着分蘖间距:“根系浅、墒情差,得让返青肥精准落位。”他手中的土壤墒情仪闪灼微光,好像给麦田问诊的“听诊器”。农时不等人,春季是加强小麦田间办理,实现小麦丰登丰收的环节期间。次日一大早,薄雾中,臧必亮的无人机编队已起头升空。拆载氮肥的飞翔器划破晨光,正在麦田上空编织出细密航路分钟的功课周期里,配方肥如春雪般平均洒落。臧必亮告诉记者,无人机利用斗极系统,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效率是人工的40倍以上,施肥效率是人工的30倍摆布,“以前保守人工施肥要几天的活,现正在几个小时就能完成。”
科技赋能,“聪慧春耕”更高效:流转地盘上,斗极拖沓机留下的笔曲墒沟取生态拦截沟交织延长;植保无人机正在云端成立的病虫害模子,让防止性施药精度大大提拔。“种地不再是看天吃饭。”臧必亮凝视着麦田,“得学会和地盘对话。”大专结业的臧必亮2018年前往家乡流转地盘,开办家庭农场,种植水稻、小麦、何首乌等农做物,一点点扩大规模,2020年他又成立必亮农机专业合做社。家庭农场购买无人机等农业机械,几百亩粮食种植常年由3小我固定办理,还带动不少村平易近就业增收。